西游记第十六回金池长老人物性格?(西游记第十六回哪些内容能表现金池长老的贪婪)

西游记第十六回金池长老人物性格?

一,西游记第十六回金池长老人物性格?

金池长老——西游记里最贪的人


金池长老名字起的好。金池金池、装金子的池子。法国作家莫迫桑笔下刻画出一个守财奴葛朗台。他一辈子往钱看,地地道道的成了金钱的奴才。西游记中的金池长老嘛不亚于那个葛朗台,看来,世界之最还是在我们的文化里啊。


更为揶揄讽辣的是人家是寺院主持长老。而且是观音禅院的长老。原著写到,三藏又问:“老院主高寿几何?”老僧道:“痴长二百七十岁了。”



二百七十,啧啧,贪财不一定短命哈。金池长老言:“我弟子虚度一生,山门也不曾出去,诚所谓坐井观天,樗朽之辈”葛朗台是整天盯着珠宝箱子。金老僧是一辈子守者宝院。


话不投机半句多。老僧待三藏是有礼有节,话不多,献茶,原著原话,“()”为笔者批注:有一个小幸童(“幸童”啥玩意,幸福的小童),拿着一个羊脂玉的盘儿,(连托盘都是羊脂玉的,开场气派已露端倪),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盎(法蓝镶金也是非皇权贵族难得一用的东东啊);又一童,提一把白铜壶儿,(别疑惑,白铜现代社会不是什么贵重品,在古,那是稀有物,合金的呢,我国古代把白铜称为“鋈”。《 旧唐书·舆服志》载:自馀一品乘白铜饰犊车。也就是说唐代时规定,只有为一品朝臣拉车的牛身上,才能用白铜作为装饰品,表明白铜在唐代相当贵重。)斟了三杯香茶。



三藏见了,夸爱不尽道:“好物件!好物件!真是美食美器!”


三句话不离本行啊。那老僧道:“污眼,污眼!老爷乃天朝上国,广览奇珍,似这般器具,何足过奖?(言外之意,这只是一点皮毛小物件,我这可是金池啊)老爷自上邦来,可有甚么宝贝,借与弟子一观?”


于是,猴子一多嘴,聊到了袈裟上。老僧心想,那更是皮毛的皮毛,我这里都成箱子,成库房的堆得都是,都发霉了,少说每人也有个几十件,袈裟能有什么主贵的呢,要不搬出来几柜子让他们看看吧,最差的袈裟也胜过你这个唐朝和尚身上穿的破棉纱呀。于是就抬出了几柜子,果然是满堂绮绣,四壁绫罗!



行者可是好惹的,抖出锦斓袈裟,亮堂了众僧们的眼呀!


这下可好,不比不知道,一比,人心不足蛇吞象,撑死啦!老僧一看眼放光,锦斓袈裟,霞光迸迸,红光满室,彩气盈庭。这么发光晃眼的宝贝,他却道,“怎奈怎奈老眼昏花,不能看明白。”


三藏叫,“掌上灯来,让你在看。”


老僧已财迷心窍了,“爷爷的宝贝(再不小看唐僧了,有财就是爷呀),已是光亮;再点了灯,一发晃眼,莫想看的仔细。”


行者爽快,看就看呗,看还能不让你看。


老僧真个欢喜,喜而转悲,啼啼呜呜边看竟然边呜咽了。看了半夜,心想,我可是观音院的长老呵,竟不如这个行脚僧。


两徒弟广谋广智献妙招了。广智曰,趁熟睡,杀人劫财,然后一埋,神不知鬼不觉。(心狠手辣慈悲的僧人呀,有智无谋呀)


广谋说,不可,那个白脸的好对付,那个毛脸的像个雷公,不好对付(人善人欺,看来,人长得面善好看真的未必好事呀)不如,放上一把火,烧死了,干干净净,没一点官司,烧不死,则也是他们不小心失的火,脱得干干净净。(进退两全,谋不可谓不深呀)



呜呜哼哼……又贪又恨又狠。


贪嗔痴,一切以我为中心,一切是我的,我是一切的根源,我是教主,我是金池呀,宝贝我得占有,不归我这,真让人怒火啊呀。老僧心火不可遏,终于,引火烧身了。噼噼剥剥一夜间观音禅院化为满目空院

二,西游记金池长老人物分析

观音禅院的主持,得道高僧,已二百七十岁高龄。因一时贪念,起了奸心,听信了广智小和尚的计策,想放火烧死唐僧师徒二人,侵吞锦襕袈裟。不想被孙悟空识破,偷鸡不成蚀把米,致使观音禅院被烧,锦襕袈裟也在乱中被老友黑风山黑熊怪偷去。金池长老进退无方撞墙而死,他是一个容易被他人左右,没有主见,见利忘义的人

三,西游记中金池长老的贪婪

金池长老追求的也是花里胡哨的东西和奢侈的生活:帽子上猫睛石光辉、褊衫翡翠毛金边晃亮、僧鞋攒八宝、拄杖嵌云星。


特别是他那个茶盘还是羊脂玉的,茶杯是蓝镶金的,茶壶是白铜的,很奢侈,简直和红楼梦中妙玉的茶具有一比。


金池长老最魔怔的地方,就是喜欢收藏袈裟,二百多年间收集了足有十二柜七八百件,浪费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。


所以他一见唐僧的锦斓袈裟比他的高级很多,就忍不住起了贪心。

四,西游记十六回老僧人形象

贪婪无厌,特别贪心。


总结:以上内容就是 寻游戏 提供的西游记第十六回金池长老人物性格?(西游记第十六回哪些内容能表现金池长老的贪婪)详细介绍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

寻游戏手游

寻游戏手游

最低折扣游戏盒子

下载游戏折扣